2024年12月24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圣勇一行到河南省太康县志杰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为期4天的科技服务。
刘圣勇一行到太康县赵寨村进行科技培训
他们第一站来到太康县赵寨村委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培训。
刘圣勇在培训会上指出,过去秸秆无序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必须要转变思路,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多元路径。秸秆肥料化是重要的方向,此类行为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深耕翻埋、堆沤等方式,让秸秆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有机养分,滋养土地。其次就是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秸秆富含纤维,经青贮、氨化等处理后,可成为牛羊等家畜的优质饲料。
他介绍,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秸秆可作为饲料:一是青贮黄贮,在厌氧条件下保存秸秆,保留营养;二是氨化,能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降低养殖成本。
秸秆的能源化也有很大的潜力,一方面,秸秆可用于生物质发电,燃烧秸秆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另一方面,秸秆也能生产沼气,为农村提供清洁燃料,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在随后对太康县志杰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考察中发现当地在秸秆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乡亲对新技术接受慢,存在顾虑;秸秆收集、运输和储存体系不完善,影响综合利用效率;相关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高,给推广带来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举办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活动、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合理布局收储点等建议,针对性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刘圣勇向大家科普秸秆的多元化综合利用
在随后的时间里,刘圣勇还到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就生物质锅炉生产制造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在和技术人员一同前往车间察看了正在生产的生物质锅炉后,他观察到生物质锅炉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如受热面、锅筒等的加工焊接处较为粗糙,会导致强度与传热不均等问题,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性能,马上给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需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制定严格的加工工艺标准和质量检验制度,对每个加工环节进行严格检验,控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在规定范围内;其次是材料的选择问题,选择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影响锅炉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缩短使用寿命,材料质量不稳定,也可能导致性能波动。需要根据锅炉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耐高温合金钢、耐腐蚀不锈钢等,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文/图 刘圣勇)